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时所产生的焊接裂纹,称为焊接热裂纹。焊接热裂纹又可分为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多边化裂纹等。其中,结晶裂纹是生产中最常见的热裂纹。
结晶裂纹有以下特征:
1、产生温度:上限是液固阶段与固液阶段的交界温度,下限略低于金属固相线。
2、产生部位:在焊缝中产生,经常出现在焊缝中心。
3、断口特征:有明显的氧化色彩,微观断口是沿晶液膜分离断口。
4、金相特征:裂纹沿一次结晶组织的晶界分布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验证所拟定的焊件及有关产品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评价。
焊接工艺评定应该怎么做?
一、试验准备
在预焊接工艺规程批准后,进行焊前的准备工作:
1、钢材、焊材的准备;
2、焊接设备及辅助机具的准备;
3、焊接材料的烘干、保温;
4、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试件坡口的加工、清理试件、组对焊口。
二、试件施焊
焊前准备工作完毕,由施焊人员根据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施焊,同时,技术人员负责对施焊过程进行记录。
三、试件检验
试件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金相、硬度检验、抗腐蚀试验检验等内容。
四、外观检验
试件焊接完以后,进行焊件的外观检验,并填写“焊缝表面质量检查报告”,外检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外检不合格,则重新进行焊接过程。
五、无损检验
焊件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测人员根据焊接工艺设计方案相关要求进行焊件的无损检测,并编制无损检测报告。无损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若无损检测不合格,则返回分析原因并重新焊接。
六、试件加工
无损检测合格后,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相关标准进行试样尺寸画线,同时编制试样制备原始记录,进行试件的加工
七、焊接接头性能检验
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相关标准以及设计文件规定的试验项目,由检测人员对焊缝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硬度、化学成分等进行检测,并编制相关的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