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症状及防范
时间:2023-01-06 16:36:15 点击次数:0次
砷不同于汞、铅、镉这三种有害金属,砷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对健康影响较大的元素之一。砷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如果摄入太少,人会得元素缺乏病。当然,一下子摄入太多了也不行,会引起急性中毒。此外,摄入的砷长期超过安全线,可导致慢性中毒。慢性砷中毒从暴露到严重发病为20-30年。它会对人体多系统功能造成危害,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皮肤色素代谢异常及皮肤角化,影响劳动和生活能力,还有可能发展致癌。
那么,日常生活怎样防范砷中毒呢?
1.少吃砷含量高的产品
海产品中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含砷较高的有龙虾、海带、紫菜等。当然,不同海域污染程度不一,砷含量也有差别。大部分紫菜、海带的无机砷含量是合格的,但总量还是比其他食品高些,尤其是烘制和烤制的紫菜、海带仍存在砷含量较高的风险。所以,这些海产品不宜多吃。
2.少吃砷含量高的粮食
在粮食类中水稻中砷的含量*高,所以,选购大米的时候要选择规范的销售渠道出售的粮食制品,其砷含量应在国家标准范周内,可以放心购买。对于小商贩或流动摊点销售的粮食,以及来自砷污染区的粮食要特别小心。
3.少吃砷含量高的蔬菜
不同种类蔬菜的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鲜豆类。叶菜类蔬菜的砷富集系数*高,芹菜、茼蒿、芥菜等蔬菜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弱,购买蔬菜时,尽量不要选择可能有砷污染的品种,少吃砷含量较高的蔬菜。
此外,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体内的砷超不超标呢?可以利用头发来检测。砷与毛发、指甲、皮肤的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无论是慢性砷中毒还是急性砷中毒,中毒一星期以后,便可从毛发中发现较高含量的砷;头发中的微量元素与血液中的比较相似,能准确地反映出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状况。因此,要知道自己体内的砷含量是否正常,可以检测一下头发的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