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262752056
网站导航
检测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检测资讯 >

醉鱼草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01-03 14:59:49 点击次数:0
 

醉鱼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名】醉鱼草 zuì; yú; cǎo

  【别名】闹鱼花、痒见消、鱼尾草、波折越、鱼藤草、鱼背子花。

  【来源】马钱科植物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的茎叶。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茶褐色。小枝具四棱而略带翼状,幼时密被黄色星状毛及鳞片。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3厘米,纸质,先端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或有疏锯齿,幼时背面密被黄绿色星状毛及鳞片。花序穗状,直立,长7~20厘米;花萼、花冠4裂,均有鳞片;花冠紫色,稍弯曲,冠筒内面白紫色,具细柔毛;雄蕊4,花丝*短,着生于花冠筒下部;子房上位,2室。蒴果矩圆形,被鳞片。种子无翅。花期4~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溪边的灌丛中,亦有栽培以供观赏。分布于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全株或叶,晒干。

  【药材性状】小枝呈四棱柱形,表面茶褐色。幼枝具密被黄色星状毛及鳞片。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表面浅黄棕色,先端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或有疏锯齿,质脆易碎。花序穗状,长7~20厘米,花冠4裂,呈暗棕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功效与作用】止咳定喘,活血祛瘀,驱虫。

  【临床应用】用量10~30克,水煎服。鲜草量可酌情加大。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以及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还可治疗钩虫病。

  【主要成分】含醉鱼草黄酮醇苷( budddleofavonoloside)、醉鱼草糖苷( buddleoside)及多种黄酮类成分。

  【使用禁忌】本种花叶有毒,如服用过量会引起头晕、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和震颤。



Copyright © 2021 万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

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 电话:18601756433(微信同号)

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18601756433(微信同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